——受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商务部委托,我所(中心)于2025年6月17日至6月30日在杭州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家基于清洁能源的电气化模式研修班和非洲国家农村电气化与减贫脱贫研修班。共有来自哥斯达黎加、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尼日利亚、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等8个国家的65名学员参与研修。两期研修班分别为我所(中心)举办的第179、180期国际培训项目。
研修班围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农村电气化建设与减贫脱贫等主题,精心打造了“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系统分享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成功经验与成熟技术,旨在提升发展中国家管理水平与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并为推动各国可持续发展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研修班特邀国际小水电中心、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河海大学以及我所(中心)的权威专家组成师资队伍,课程内容既涵盖中国国情、共同富裕实现路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等宏观议题,又包括清洁能源技术应用、水电开发创新实践、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等专业技术知识。通过“政策解读-技术解析-案例分析-趋势研判”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系统分享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理念与实践智慧。
课堂教学
课堂互动
此外,研修班组织学员赴安吉和南京开展实地考察,重点调研我国水电开发在推动农村电气化建设、助力减贫脱贫以及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成功实践。学员们考察了安吉赋石水库电站,学习小水电绿色改造经验,并参观了余村,亲身见证矿山变青山的生态奇迹,实地感悟生态价值转化的中国智慧;参观了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铁心桥试验研究基地和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了解水利科技发展和电力自动化创新成果。
参观安吉余村
参观南科院铁心桥基地
研修班期间,学员受邀参加在南京举办的2025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水电发展大会。在由我所(中心)承办的“小水电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上,学员听取了相关领域专题报告,结合本国实际分享了水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发展经验,并前往参观了水电与新能源技术装备展。
“小水电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合影留念
埃及学员在研讨会上作报告
印度尼西亚学员在研讨会上作报告
参观水电与新能源技术装备展
研修班还安排学员前往杭州西湖、中国茶叶博物馆、南京夫子庙、上海外滩等地开展文化体验活动,丰富学员在华研修生活。
杭州西湖文化体验
在结业典礼上,徐志峰所长向完成研修的学员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强调,中国愿以开放姿态与各国共享发展成果,并在以下方面深化合作:一是共建技术合作平台,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本土化应用;二是共育专业人才,增加清洁能源、减贫脱贫领域培训;三是共创绿色发展未来,在非洲及“一带一路”沿线打造“清洁能源+减贫脱贫”示范项目,形成可推广的发展模式。来自哥斯达黎加、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和尼日利亚的学员代表依次发言。他们对中国政府的周到安排和承办单位的精心组织表示衷心感谢,并高度赞赏中国在技术共享和经验交流方面的开放态度,并一致表示,将把在中国的所学所获带回本国,结合本地实际加以应用,推动清洁能源和减贫事业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徐志峰所长在结业典礼上致辞
颁发证书
本次培训项目成效显著,通过搭建高质量的国际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参与国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农村电气化建设和减贫脱贫实践等关键领域的经验与技术共享,切实提升了参与国的自主发展能力,为深化南南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带一路”国家基于清洁能源的电气化模式研修班合影
非洲国家农村电气化与减贫脱贫研修班合影